发布日期:2025-06-28 07:31 点击次数:73
安特生是瑞典知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在东谈主生最富创造力的岁月扎根中国。他创举了仰韶文化的接洽,拉开了周口店北京东谈主古迹发掘的大幕,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东谈主之一。安特生的主要学术遗产保藏在瑞典东方博物馆。从北极探险家到中国考古前驱,他的一世充满冒险与冲破。
撰文 | 范明
本年是瑞典知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诞生150周年。1914年,安特生手脚北洋政府矿务守护人第一次来到中国。1921年,他主导发现并发掘了在河南的新石器期间仰韶文化,因此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之后安特生又前去甘肃和青海等地进行历练,发现了一系列此前未知的石器期间和青铜期间文化遗存。安特生的科考答复均由中国地质捕快所主持的《中国古生物志》发表,引起了海外范围内的等闲关注,为现代中国考古学奠定了基础。现代地质学自诞生以来就与古生物学、动物学和考古学密切有关,安特生的考古发现并不是在地质捕快进程中偶而发生的。他的田园捕快涵盖了现代海外地球科学中更等闲的跨学科接洽领域,并为寻找东谈主类先人和中汉时髦的起源作念出雄伟孝敬。
安特生躬行经验了民国年间中国社会的风浪幻化以及终点贫穷的现代化进度,包括北洋时期的多元政事、洪宪帝制、张勋复辟、五四通顺、国民改进以及日军侵华等紧要事件。他与袁世凯、张謇、丁文江、胡适、傅斯年等要害东谈主物均有径直往返,与瑞典王室、政商界高层以及学术界也有雅致的私东谈主相干。
伸开剩余95%安特生对于中汉时髦的价值有着特有视力,他与中国的一又友和同业通盘,在东西方时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瑞典汉学家、科学史学家扬·罗姆加德(Jan Romgard)参考了开阔原始档案辛劳、采访了多位当年参与这一伟大工程的中瑞科学家的后东谈主,于2018年出书了《停留在中国的极地探险家》(Polarforskaren som strandade i Kina)。作家在书中论述了在一个以渴慕探索为特征的期间,瑞典初度与欧洲以番邦度进行紧要科学交流、并简直被淡忘的故事。
左:安特生的肖像油画,右:《停留在中国的极地探险家》封面
北洋矿政司的安守护人
安特生出身于瑞典中部纳尔彻省(Närke)克尼斯塔(Knista)教区,是一双农场主唯独的孩子。他从少年期间起就对地质学接洽感趣味,十几岁时取得瑞典国度当然博物馆(NRM)的奖学金,于 1890-1895 年间在纳尔彻和波罗的海厄兰岛(Öland)从事化石收罗的夏令办事。1892年安特生干涉乌普萨拉大学学习,1898 年被NRM招募前去北冰洋上的斯匹次卑尔根岛(Spitsbergen)进行极地探险。次年安特生又手脚熊岛(Björnön)探险队队长复返北极地区,并于1902年完成了跨学科论文《熊岛地层和构造论》,取得乌普萨拉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该校任教。1901-1903 年间,安特生参加了奥托·诺登舍尔德(Otto Nordenskjöld)引导的瑞典第一支南极探险队。探险归来后,二东谈主合著了《南极——冰天雪地的两年》一书,取得宇宙声誉。
1906 年安特生被任命为瑞典国度地质捕快所(SGU)长处,1911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在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瑞典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度中,当然资源的开发被视为国度现代化的先决要求。瑞典是欧洲要害的铁矿产地,有关的科学接洽处于宇宙最初地位。恰是在这一配景下,第11届万国地质大会于1910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安特生被任命为大会文告长,瑞典王储古斯塔夫·阿谈夫(Gustav Adolf)致开幕词,大会的主要议题是铁矿石资源、冰河后阵势变化、冰川侵蚀、寒武纪动物群、前寒武纪和极地地质等。会后安特生手脚组织者,促成各人范围内对铁矿石资源和阵势变化进行捕快,主编并出书了两卷本的《宇宙铁矿志》。此次大会成为瑞典地质学史上一个要害的分水岭以及几年后在地质学、考古学方面中瑞两国合营的前奏。
1903年冬,安特生(中)与两位探险队友被困在南极但愿湾,获救后所摄
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变革性的时期之一。清帝逊位,军阀混战,对于腾达的中华民国来说,铁和煤是国度现代化的要害撑持,而其时中国采矿业十足处于番邦按捺之下。经曾任山西大学堂地质学和化学教员的瑞典东谈主新常富(Erik Torsten Nyström)推选,瑞典首任驻中日公使Gustaf Oscar Wallenberg与莳植总长汪大燮、农商总长张謇、矿政司司长杨廷栋等官员进行了两年傍边的商谈,安特生被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高薪聘用为守护人。他从SGU请了一年学术假,与包括新常富、丁格兰(Felix Reinhold Tegengren)等瑞典同业通盘乘火车穿过西伯利亚,于1914年5月16日到达北京。是年7月3日,他在北京渡过了40岁生辰,归并天受到大总统袁世凯的接见。安特生莫得猜想的是,不久后一战爆发,宇宙因此转换,而他我方则在中国停留了11年之久。
安特生十分知晓我方手脚北洋政府矿务守护人的职责,便是“在职何情况下都将代表中国政府的利益”对抗列强,另一方面,瑞典政府和商界也但愿他欺诈这一契机为瑞典在华利益的耐久发展服务。来到北京后不久,安特生即入部下手寻找新矿产并绘画资源舆图,他与新常富等东谈主很快在河北庞家堡勘测到了特大铁矿。1914年下半年,安特生最要害的办事是为中国采矿业制定法例。8月底日本对德讲和后,他感到与十年前日俄打仗期间的瑞典时势十分相似。安特生在11月28日提交的《对于中国将来钢铁工业》的答复中,建议北洋政府像当年瑞典国会那样,将两个要害铁矿国有化,他的守护人合同也因此延伸一年。1915年春,安特生第二次与袁世凯会面,用矿石标本和图纸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呈文。1916年,他因铁矿勘查有功,受到时任大总统黎元洪的嘉奖。
安特生在《龙与洋鬼子》一书英文版的序论中写谈:“在北京的岁月里,我庆幸地生活在一个受过现代学术磨真金不怕火的科学和文化的先进常识分子圈子里。因此使我剖释了另一个中国——她充满了新的精神力量,渴慕接纳西方时髦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同期也意志到我方文化遗产有价值的生命力。”这些有识之士试图从絮叨不胜的场合中重建我方的国度,丁文江(1887-1936)是其中最隆起的一位。1911年,丁文江取得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动物学和地质学双学士学位后归国,1913年出任矿政司新开办的地质接洽所首任长处。1915年新年发轫,安特生在位于北京戎马司巷子的矿政司办公室,与刚从云南历练归来的丁文江再会。丁文江敦厚的品格、深厚的学养、超卓的才华、隧谈的英语,如同北洋官场上的一股清流,给安特生留住了深化印象。
尽管政局飘荡,并莫得妨碍科学接洽的解放上升,1915年,丁文江和安特生开动霸术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远景。濒临缺少东谈主材、资金、史籍和现代化实践开辟等多重贫穷,他们决定从三方面入部下手。当务之急是尽快竖立和完善孤苦的地质捕快所,这是之前丁文江仍是作念的事情,为此安特生匡助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东谈主培训了中国脉土第一代地质学家,还携带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其次是建立一个地质博物馆并进一步建成地质学的常识库,这是安特生刻骨铭心的事情。另外便是不竭仍是开动的与瑞典NRM的交流合营,安特生欺诈暑期回瑞典省亲的契机,将他和丁文江在中国历练时发现的矿物和化石在斯德哥尔摩的实践室进行分析,何况把老东家瑞典SGU的一些展览拍下像片,手脚策划中的地质矿产胪列馆的模板。在矿政司,东谈主们都称呼安特生为 “安守护人”。
集合古生物化石
1916年3月,矿政司与安特生续签了五年守护人合同,他同期作念出了一个紧要决定,即向瑞典政府递交辞呈,辞去SGU长处的永恒职位并移居中国。这在其时的瑞典是一件生命关天的事情,引起了公众考究和媒体报谈。安特生以为我方与丁文江正在从事一项地质学历史上全新的、真理的、创举性的职业,从此他把位于北京东皇城根大草厂巷子的居所当成了我方简直的家——在家里他被称为“安老爷”,中国也成为安特生的第二故乡。1916年夏天,地质捕快所在戎马司巷子9号院(现为15号院)庄重挂牌开张,开展了其时瑞典规模最大的海外科学合营面容。安特生与丁文江十分默契,两东谈主一同创造了中国地质学史和史前史接洽上的诸多奇迹,地质捕快所是民国时期竖立最早、规模最大、最具海外声誉的国立接洽机构,成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发轫地。
北京戎马司巷子的地质捕快所原址(笔者摄)
1914年安特生刚到中国时,前去京西斋堂煤田历练,集合到了开阔近两亿年前的侏罗纪植物化石,因此发现了叠层矿石的有机来源。1916岁首,他在一次历练归程半途经山西与河南交壤处的黄河,在河岸的陡崖上发掘到了一些蜗牛壳化石。经瑞典NRM的内行分析纵情,这些化石来忻悦约5600-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是初度在中国发现的第三纪地层。同庚夏天,安特生又在山西和北京等地发现了象牙、水牛和犀牛的骨骼化石,而之前从未传闻过这些脊椎动物曾在如斯阴凉干燥的方位生计。这一系列发现使安特生强烈嗅觉到,他与丁文江对于中国史前史的合营接洽将是我方一世中可贵的机遇。15年前安特生也曾站在具有十足不同阵势的南极大陆上,却面对相通的挑战。那次远征发现了开阔新地点和物种,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劲笔据。
1916年袁世凯升天后,中国政事势力堕入分裂情景。由于资金短缺,安特生的地质历练办事也严重受阻。在1917年7月张勋复辟占领北京城的十几天里,“安老爷”在大草厂巷子的四合院吊挂了瑞典国旗,成为他的中国共事、一又友过甚家东谈主的临时避风港。那一年,安特生邀请瑞典NRM的古植物学家赫勒(Thore Halle)来华办事一年,对节略三亿年前的石炭纪煤层进行古植物学捕快。地质接洽所第一批毕业生周赞衡手脚助手,一直奴隶赫勒在中国办事。25岁的周赞衡取得瑞方资助,于1918年11月7日手脚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来到瑞典,在NRM师从赫勒接洽中生代古植物学。他是当年在斯德哥尔摩唯独的中国东谈主,十分相宜那处的生活,很快就学会了瑞典语。瑞典大报《逐日新闻》还采访了周赞衡,并将他的像片刊登在报纸头版。
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优势波幻化的一年,亦然中瑞科学合营史上要道的一年。丁文江手脚翻译和科学守护人,陪伴梁启超列席巴黎融会并在欧洲历练之后,越发感到以工业化救国济世、使中国融入现代化国度行列的紧迫。是年7月,丁文江应赫勒之邀捕快安特生的故国瑞典,于21日抵达斯德哥尔摩。1904年康有为曾寄居斯京(当地华东谈主对斯德哥尔摩的亲切称呼),深为那处的山光水色、东谈主文风情诱导,而丁文江却莫得那么多闲情逸致。他在赫勒及周赞衡的陪伴下,参不雅了落成不久的NRM实践室和办公室。当晚赫勒宴请丁、周二东谈主,以及曾在中国办事过的地质学家丁格兰、企业家和支持东谈主拉格雷利乌斯(Axel Lagrelius)等客东谈主。在晚宴上,丁文江向在座的几位内行详备了解瑞典的采矿和钢铁工业。他连夜乘坐火车,前去北部城市基律纳(Kiruna),参不雅历练了瑞典最大的铁矿。
安特生等东谈主的办事不仅是一个对于中国当然历史的短期面容,而且与19世纪末以来瑞典科学家的极地探险以及对于地球阵势变迁的接洽密切有关。1913年,安特生和诺登舍尔德通盘创立了瑞典南极委员会,原策划与大英博物馆合营开展新一轮南极科考,由于一战爆发而搁浅。1919年9月4日是中瑞合营史上具有要害真理的一天,南极委员会主要成员开会决定将称呼改为“中国委员会”,建议政府将正本愉快拨给南极科考的经费转向安特生在中国的接洽策划,由拉格雷利乌斯担任管库。古斯塔夫·阿谈夫王储是一位知名考古学家和艺术赏识家,尤其眷顾东方历史文化。他于1921年景为中国委员会新一任主席,进一步提升了中国项方针声望,并有助于取得更多的私东谈主和国度资金。1950年王储登基后仍慈祥于中国委员会的办事,直到1973年升天。
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保存的安特生在华历练和丁文江的签名照(笔者摄)
1919年秋天,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北京”号汽船从日本唐津港起程归国。途经上海时,装载了82箱动植物化石标本,策划运往瑞典NRM进行纵情后再返还中国。汽船倒霉在台湾海峡失事,古生物化石全部千里入海底。这是自1914年以来,安特生和赫勒等在中国集合到的简直统统化石,以及中国地质捕快所尚未纵情的古植物化石保藏。这意味着两国科学家以前的统统勤勉全部清零,一切都要重新开动,对于刚刚起步的中瑞地质学合营形成了千里重打击。径直纳到影响的是正在斯德哥尔摩的周赞衡,他原订的学习策划便是与导师赫勒通盘分析接洽这批古植物化石。为此,赫勒只有向古斯塔夫·阿谈夫王储借来他的私东谈主保藏手脚替代品,自后在安特生及助手的匡助下又重新收罗了一批化石。1922年周赞衡学成归国,成为中国第一位古植物学内行。
仰韶村的彩陶文化
在“北京”号汽船失过后的第二年,腾达的中国地质捕快所及中瑞合营碰到了刚劲的竞争敌手。位于纽约的好意思国当然博物馆策划组织一次对中国的跨学科全面历练,他们缱绻以北京为基地,将发掘到的化石标本运回纽约进行分析纵情,事理是中国莫得掌抓现代分析接洽圭臬的机构。为幸免冲突和重叠性办事,丁文江和安特生致信好意思方,见知地质捕快所策划历练的地区,别离了不同的接洽领域。二东谈主感到当务之急所以地质捕快所的形状创办一份专科期刊,用于发表中瑞科学家的合营科研着力,为此建立了专项出书基金。由于经费短缺,安特生捐献了我方的近一半守护人报酬,推断两万五千元银洋,于1922年庄重出书《 中国古生物志》(Palaeontologica Sinica)期刊。与许多国度只想从中国窃取资源不同,中瑞之间的合营策划创建了清新的双赢模式。
在安特生的勤勉下,瑞典中国委员会决定将其从政府取得的经用度于支付中瑞之间的运载、安特生的田园捕快,以及地质捕快所雇用青年学生集合标本的用度,截止到1924年的资助跳动十万元银洋。为了相宜行将加多的办事量,举例按时返还在瑞典分析的化石标本、实时撰写科学答复和论文等,斯德哥尔摩和乌普萨拉的接洽队伍也马上扩大,招收了新的接洽助理和博士生。古斯塔夫·阿谈夫王储和拉格雷利乌斯也参与了资金的召募办事,举例争取到了瑞典洋火大王克鲁格(Ivar Kreuger)对《 中国古生物志》的出书支持,由丁文江出任主编的期刊自后成为宇宙一流学术刊物。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竖立,地质捕快所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公立当然科学博物馆——地质矿产胪列馆以及地质藏书楼,安特生曾任胪列馆第三任馆长。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地的合影:最左是安特生、最右是德裔好意思国地质学家葛利普(Amadeus William Grabau),前排左一至三是章鸿钊、丁文江、翁文颢
1921年春,应安特生的要求,乌普萨拉大学古生物学老师维曼(Carl Wiman)派来了年青的奥地利籍博士生师丹斯基(Otto Zdansky)作他的助手,以增强对好意思国的竞争力。师丹斯基的办事由中国委员会资助,他提议的要求是统统根据我方的接洽发表的论文均以其个东谈主签字。1900年前后,列国古生物学家都在寻找东谈主类来源地,德国驻华使馆的哈伯勒(K. A. Haberer)曾在北京的药店收购了开阔龙骨,后经德国古脊椎动物学家舒罗塞(Max Schlosser)纵情,其中有一颗很像东谈主类牙齿。1918年,安特生就在北京周口店鸡骨山一带历练早期东谈主类活动遗迹。三年后得知隔邻的龙骨山有更大更好的龙骨,于是他安排师丹斯基前去,在知名好意思国古生物学家谷兰阶(Walter W. Granger)指导下从事发掘办事,收货甚丰,从而拉开了周口店北京东谈主古迹发掘的大幕。
1920年深秋,安特生派助手刘长山到河南西部寻找哺乳动物化石。年底,刘长山带回北京数百件石斧、石刀等多样石器,均购自归并个地点——渑池县仰韶村。1921年4月,安特生带着五个东谈主第一次来到距离渑池县城15里远的仰韶村,他们每天在村子周围不雅测、影相、历练,在冲沟断面上发现了彩陶与石器共存的征象。他们在八天时间里收罗、购买到了开阔的石器和陶片,以及极少骨器和蚌器,装满四大箱运回北京。安特生回京后作念了一年考古学接洽,初步判定仰韶村是中国旷古期间的一处要害文化遗存。他将我方的想法告诉了丁文江和翁文灏,得到了二东谈主的解救,何况取得北洋政府的批文。1921年10月,安特生和袁复礼、师丹斯基等通盘在仰韶村进行了中国第一次现代考古发掘。他们在36天中一共开挖了17个发掘点,不竭出土了开阔文物。
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保藏的仰韶彩陶
回到北京后,安特生开动入部下手纵情这些文物。在C-14定年法尚未问世的年代,唯独的圭臬便是与同期详情了年代的文物比较较,但是在其时的中国,莫得一件不错用来手脚参照物的文物。因此安特生只得将视线膨大到中国境外,查找了开阔西方地学者对于7000多年前中亚地区安纳乌文化古迹的文件辛劳,发刻下仰韶村出土的陶器与安纳乌的彩陶有着极其相似的斑纹和色调。安特生以仰韶古迹发掘为基础撰写了《中华旷古之文化》一书,初度提议“仰韶文化”的想法,推翻了中国无石器期间的假说。经过系统全面的接洽、纵情和论证,内行们一致认定安特生的判断,即仰韶古迹是中华英才新石器期间的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被庄重定名的旷古文化体系,仰韶村也成为学界公认的中国现代考古学最先。
耐久以来,丁文江包袱着家庭经济的重任。1921年底,丁文江辞去了地质捕快所的办事,转任名誉长处,而由翁文灏接任长处一职。丁文江卖掉了北京的房产,前去热河担任北票煤矿公司总司理,但他在学界仍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经常战争于北京、天津、沈阳,以及北票所在的热河向阳县。每当丁文江回到北京时,就借住在大草厂巷子安特生的家中,他们不时在早餐时一边喝茶,一边座谈。午夜时间,两东谈主暂时忘却劳作的普通,坐在北京星空下的院子里享受倏得宁静。有时傍晚丁文江得闲,胡适和翁文灏也会造访,这口角常可贵的智者间的交流时光。自后安特生回忆谈:“咱们最大的乐趣便是听地质学家丁文江博士带着他绝不羁系的怀疑方针,对其时的政坛东谈主物进行辛辣的描画,而胡适总能精巧地为这么的形色添加想想上的注解。”
甘肃考古与北京东谈主
1922和1923年之交,安特生与地质捕快所的谭锡畴通盘在山东蒙阴发掘出了中国较早的恐龙化石,经师丹斯基辩认为一种从未发现过的蜥脚类长颈恐龙,自后被定名为“师氏盘足龙”(Euhelopus Zdansky)。为了寻找华夏与中亚史前文化之间的可能预计,安特生又于1923年6月率队沿着黄河前去大西北,他治服中汉时髦与其他时髦古国一样,都依赖于大河流域的馈遗和生长。历练队在以兰州为中心、半径400公里的甘肃及部分青海地区寻访探考,发现并系统发掘了包括都家坪、朱家寨、马厂沿、半山等节略50个古迹,涵盖再行石器期间末期到青铜期间初期各个阶段的史前时髦。终点是在黄河支流的洮河流域,安特生找到了中国彩陶类型最为丰饶、存量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1924年10月29日,历练队带着225箱文物满载而归,回到北京。
在西北地区为期16个月的历练和发掘办事,使得安特生十足烧毁了专科的地质捕快,把余生献给了考古学。1925岁首,安特生在位于丰盛巷子的地质矿产胪列馆展出了西北之行的考古发现,引起了雄伟反响。同庚春天,他在北京各大学作了一系列演讲,并在《中国古生物志》上发表了历练答复。东谈主们惊诧地得知,在西部边域之地居然有如斯之多访佛于仰韶古迹的史前文化遗存。安特生的着力也激发了海外学术界的等闲关注,好意思、英、法等国探险家和考古学家纷纷来华进行考古发掘。厉害的海外竞争引起了安特生的不安,仍是进行了八年之久的中瑞合营濒临雄伟挑战。在安特生、丁文江、翁文灏等东谈主的勤勉激动下,1925年2月,两国政府签署了条约,首先将安特生考古发掘所得文物全部运去瑞典记载和初步接洽,然后将其中一半分七次奉赵中国。
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保藏的甘肃考古文物
此时安特生濒临两种采用:一方面,斯德哥尔摩高专的地质学老师职位恭候他上任;另一方面,他得到北洋政府矿务守护人的两年续聘合同。由于有了中瑞政府的条约,安特生确当务之急是回到斯德哥尔摩建立一个博物馆,用于保藏属于瑞典的那一半文物。为此他央求并获批从北京的守护人位置下野一年,将斯德哥尔摩的老师办事推迟到1927年开动,建立博物馆的策划也得到了古斯塔夫·阿谈夫王储的全力解救。1925年5月20日,安特生完成了对于自1918年以来瑞中科学家的合营以及已发出和返还的考古发掘品的圆善答复。他在中国贯串办事了11年之后于该年7月1日踏上归程,好多东谈主前来为他和第二任妻子兼助理艾尔莎(Elsa)送行。7月17日,安特生佳耦抵达斯德哥尔摩,全新的办事行将伸开。
在回到瑞典后的一年里,安特生撰写了《龙与洋鬼子》一书,先容他在中国的经验和见闻,自后被译成多种笔墨出书。1926年,瑞典政府任命安特生为新竖立的“东方博物馆”(Östasiatiska museet)的东亚考古学老师和馆长,何况租用了斯德哥尔摩商学院新建大楼三层手脚博物馆馆址。东方博物馆兼具接洽和展览双重功能,为此安特生招募和培训了对考古发掘品进行制备和拍照的专科东谈主员。1926-1927年间,古斯塔夫·阿谈夫王储携王储妃环球旅行,同期进行考古与艺术历史方面的接洽,中国事此次旅行中最要害的一站。1926年8月11日,安特生与新常富、拉格雷利乌斯一同回到北京,他们的一项要害职责是为10月份来华的王储佳耦进行多样准备。在王储伉俪捕快期间,安特生和翁文灏等东谈主策划举办一次海外学术会议,展示中瑞两国多年来的合营着力。
在此次离开瑞典之前,安特生曾给乌普萨拉的维曼老师写信,了解其引导的古动物专科近来在化石测定方面的进展。到京后不久,安特生就收到维曼的答信,其中最令他震荡的两个字是:“东谈主属”(Homo Sp)!自从八年前安特生到周口店历练,永恒莫得健忘那处可能阴私着东谈主类来源微妙的岩穴,他早有料想何况最渴慕的论断终于得到阐发。其实师丹斯基回到乌普萨拉后,很快就在周口店的化石中找到了原始东谈主类的牙齿,但是秉性内向严慎的师丹斯基却莫得实时向安特生答复这一发现。1926年10月22日,中外学者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会堂为王储佳耦举办了提神的接待会,梁启超、翁文灏等东谈主作念了答复,这是中国粹者初度对刚起步的中国考古学及中瑞合营进行总结。在接待会达成前,安特生文书了在周口店发现两颗东谈主类牙齿化石的音书,将会议推向高潮。
古斯塔夫·王储佳耦(前排左一和左三)捕快太原,前排右一为新常富,二排左二为拉格雷利乌斯、右一为安特生
11月14日,瑞典《逐日新闻》报纸头版刊登了题为 “在乌普萨拉发现了50万年前的北京东谈主”的音书。这一要害发现其时虽未得到学术界一致公认,但为促成地质捕快所与协和医学院签署合营条约、竖立腾达代接洽室、大规模发掘周口店东谈主类古迹发掘奠定了雅致基础。最终于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发掘出第一个圆善的北京东谈主头盖骨化石。中瑞两国在古生物学和考古学方面的合营硕果累累,斯德哥尔摩高专、乌普萨拉大学及瑞典国度当然博物馆与中国建立了耐久合营相干,有些办事延续于今。1922-1929年间,在地质捕快所主持的《中国古生物志》期刊上,跳动半数的论文是由瑞典科学家或中瑞两国科学家合营发表的。1926年的秋天是安特生和丁文江东谈主生中的高光时刻,两东谈主在瑞典和中国成为超等明星。
未竟的职业
1926年冬,瑞典知名探险家和地舆学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来到北京,与北洋政府协商,策划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开辟柏林至中国的航路,组织一次以西方科学家为主的对中国西北地区全面的科学历练。经安特生的建议和匡助,赫定拜访了地质捕快所长处翁文灏,次年二月订立了条约。当条约实质传出后,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强烈不悦。3月5日,北京大学接洽所考古学会、古物胪列所等学术团体的代表召开紧要会议,竖立“中国粹术团体协会”,发表了《反对番邦神圣接收中国古物之宣言》。安特生身不由已地卷入这场争端,在两边之间调处和交流。经过反复谈判与商量,赫定终于在4月26日与中国粹术团体协会签署了合营条约。1927年5月9日,由中瑞两国科学家构成的西北科学查考团从西直门火车站起程,历时八年,取得了令众东谈主瞩方针成立。
左:安特生发表在《中国古生物志》的《甘肃考古记》;右:安特生在为初建的东方博物馆布展
在西北科考团起程的归并天,安特生也在哈尔滨登上泛西伯利亚列车,告别了我方先青年活了12年之久的第二故乡。临了两年的冗忙驱驰,终点是对于赫定西北科考团的多样纷争起落,使得安特生身心窘迫。在斯德哥尔摩家中的海边别墅和意大利里维埃拉疗养了三个月之后,他才渐渐规复。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安特生开动分类整理从中国挖掘和收购的文物,与列国同业切磋交流,举办学术会议和展览,劳作而富余奏效。1929年安特生创办了《远东博物馆馆刊》,在创刊号上简短追溯了我方在中国的经验,他的两部著述《中国东谈主和企鹅》与《黄土的儿女:中国史前史接洽》接踵问世。1931-1933年间,由于瑞典克朗增值及资金短缺,《中国古生物志》的出书碰到贫穷,乌普萨拉大学的中国考古藏品无法如期奉赵,安特生为最终惩办这些问题作念了好多勤勉。
安特生离开中国之后,丁文江重返学术界,两东谈主一直保持通讯预计。这期间政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北洋政府倒台,国民政府幸驾南京,北京成了“北平”,中华民国的学术最高殿堂——中央接洽院竖立。1933年,丁文江前去西欧和苏联旅行,了解不同社会轨制下科学院的运作方式。他在八月份回程途半途经斯德哥尔摩,老家重游,拜访了安特生和赫勒等东谈主,参不雅了新建的东方博物馆。在安特生的家中,两位诤友手持一杯清茶对床夜雨,他们驳倒往日的旧时光、科学与政事、东方与西方……似乎回到十多年前的北京大草厂巷子,这亦然两东谈主的临了一次碰面。丁文江归国后不久,即应中研院院长蔡元培之请,出任中研院总职业。1936岁首,49岁的丁文江在湖南勘测煤矿时,因煤气中毒倒霉英年早逝,留住一段“峻岭活水遇知心”的佳话。
1936年11月下旬,安特生带着临了一批拟返还的文物,第三次来华办事。他在已迁到南京的地质捕快所新建大楼门前走下出租车,宽宥他的第一位中国留瑞学者周赞衡用瑞典语说:“接待回到中国”,又与兼任行政院文告长的翁文灏共进晚餐。来华期间,安特生先后在南京和北平作了系列演讲,与同业们进行了学术交流。1937年6月,他在成都与中研院史语所长处傅斯年订立了简要的历练条约,与史语所、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的同业构成“西康历练团”,前去成都邻近和西康地区寻找史前古迹。但是“七七事变”爆发迫使历练团提前达成办事,安特生在《中国古生物志》上发表最新接洽着力的策划也因此破灭。在地质捕快所还举办了这些奉赵环物的展览,包括数百件史前彩绘陶器在内的许多物品在战乱年代下降不解。
左上图是1916年落成的瑞典国度当然博物馆大楼,其余三图为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在1926-1946、1946-1962、1963于今不同庚代的建筑(笔者摄)
1937年10-11月间,安特生目睹了淞沪抗战和日军占领下的北平,在上海海外饭铺11层的房间拍下了日军轰炸闸北的像片。在北平,安特生入住北京饭铺304房间,对面便是11年前古斯塔夫·阿谈夫王储佳耦下榻的豪华套房,此时已被日本东谈主占据。修葺一新的古都令他相配难过,几天后就告别了这座城市。1938年5月底转谈越南回到瑞典后,安特生撰写了21章272页的《中国为宇宙而战》,于1939年出书了英文版。在前半部中,安特生从北伐打仗、南京政府,到腾达活通顺、两广事变等,论述了自从他前次离开后中国的变化。后半部中包括日本对华计谋、“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的挣扎活动、列国对中日打仗的格调,以及安特生对东亚将来走向的分析,该书可能是最早向宇宙详备先容中国当年正在发生的战事以及进展中国抗战宇宙真理的英文著述。
安特生初来中国时碰到一战爆发,而当他临了一次离开之际,恰逢二战前夜。安特生自以为一世中最光芒的事,一是极地历练、二是在中国的办事,在瑞典他被称为“中国的古纳”(Kina-Gunnar,Gunnar是安特生的中间名)。1939年,65岁的安特生退休,不竭从事接洽和写稿,1960年10月29日在斯德哥尔摩病逝,享年86岁。安特生永恒以为,延续数千年的中汉时髦从未中断过,在东谈主类历史上是高高在上的,他对中国的将来充满但愿和期冀。本年秋天,几位中国接洽东谈主员来到乌普萨拉大学进化博物馆从事合营接洽。他们借助现代 3D 扫描技能,将一百多年前从中国运来的哺乳动物化石原始标本数字化,从而以高分辨率可视化的神志接洽和分享化石数据。在中瑞建交75周年前夜,愿两国年青一代学者的合营为安特生创举的职业谱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件
[1] Jan Romgard: Polarforskaren som strandade i Kina, Fri Tanke, Stockholm, 2018.
[2] 韩琦:从矿务守护人、化石集合者到考古学家——安特生在中国的科学活动,法国汉学(第18辑),2018.
[3] 李学通:揭示中国抗战的宇宙真理——安特生与《中国为宇宙而战》,抗日打仗接洽,2022.
2024年11月19日于斯德哥尔摩
特 别 提 示
1. 干涉『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佳构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应四位数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依此类推。
版权讲解:接待个东谈主转发开yun体育网,任何神志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预计后台。
发布于:北京市